智能家居泛濫,究竟是好還是壞?



2019年,行業(yè)在不斷進步,科技行業(yè)也開始尋找新的熱點,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物聯(lián)網、VR虛擬現(xiàn)實,陸續(xù)登場。
近日,一份來自IHS美國市場分析師的出具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隨著科技的進步,可聯(lián)網的智能家電市場日益增多,2014年智能家電市場規(guī)模還不到100萬美元,預計2020年,整個市場銷售額規(guī)模將會突破2.2億美元。
意味著,全球將會有超過5億可聯(lián)網的家用電器,其中包括1200萬智能灶臺、1800萬智能洗碗機、1.3億智能冰箱、1.41億智能洗衣機和干燥機、1.96億智能空調和加熱器等
然而,一份民間調研報告卻顯示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的五分鐘熱度已經退去,從普通消費者來看,用手機操控智能家居設備,并沒有實際的意義和價值。
硅谷市場研究公司Argus不久前曾發(fā)布過一份民調,顯示去年科技發(fā)燒友成為早期智能家居產品的買家,但如今市場開始陷入停滯,普通消費者沒有購買的欲望。
難道智能家居市場真的是虛火?今天,法堅尼為你一一道來。
智能家居: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對于智能家居的將來,還有很多支持它的擁躉。自媒體“投融界”曾發(fā)表過一則文章:《智能家居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其中則對智能家居的發(fā)展大加贊賞。其中提到:
行業(yè)大佬積極布局
微軟可謂是智能家居的鼻祖,在99年甚至更早便在智能家居上有所思考和嘗試,維納斯計劃聞名于世。但遺憾的是,盡管微軟在概念方面走在了時代前端,但并未將其付諸實踐,且還被谷歌和蘋果甩在了身后。
Google在智能家居上的布局十分認真,軟硬結合、單品+平臺一起上是其思路,開放仍將是其特色以及核心優(yōu)勢,Android及OHA構建的用戶基礎將幫助它再造一個新的Google Home聯(lián)盟。蘋果除了有路由器、AppleTV機頂盒等單品,還有HomeKit智能家居應用平臺。三星早已推出了智能電視、智能洗衣機、智能冰箱、智能電燈等多種產品。
世界行業(yè)領袖的舉動多少觸動了國內市場,國內互聯(lián)網企業(yè)、家電企業(yè)和房地產企業(yè)紛紛抱團涉足智能家居市場。
智能水平涵蓄提升
雖然行業(yè)大佬都在積極布局,但是不得不承認所謂的智能家居大多停留在概念上。目前的智能還處在初級階段,只是通過傳感器和通訊模塊連接到wifi,并通過云服務器連接到手機,甚至直接通過WIFI連手機,實現(xiàn)用智能手機操控。
真正的智能化是智能家居設備間的一系列自動聯(lián)動應用,同時還需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真正的智能家居提供的是一種完美的生活體驗,這也是與非智能化最大的差別所在。對智能家居而言,用戶體驗是核心,實現(xiàn)過程主要圍繞用戶迫切需求的安全、健康、生活和休閑四大主題,通過云、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技術以及開放的應用平臺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健康保障體系、生活保障體系和休閑娛樂體系。
這些體系涉及到家庭中各種聯(lián)網的傳感器、電器、保安設備、公用設施裝置、生活設施、控制設備甚至機器人,這些體系既要保障相應的安全與服務水平,又要與人和家庭周邊環(huán)境建立智能化交互。
從市場容量來看,我國有1億潛在智能家居用戶。國內外企業(yè)爭先恐后地征戰(zhàn)智能家居市場,未來勢必將在智能家電、移動控制終端、智能路由器等硬件產品層;云平臺、內容平臺、大數(shù)據(jù)等運營與服務層;智能家居、智慧社區(qū)、智慧安防等系統(tǒng)方案層展開爭奪。
智能家居:偽智能泡沫
關于各式各樣的智能家居電器,其輿爭議與反思之聲,也始終沒有停歇過。
自媒體“liyanshu3232”曾發(fā)布過一則文章《智能家居,一個充滿偽智能的泡沫》,作者李彥淑所謂“智能家居”充滿了“偽智能泡沫”:
確實,不可否認,各大廠商描繪的前景很美妙,但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筆者認為,智能家居是為人服務的,所以智能家居要抓住幾點核心:
首先,智能家居必須以人為本,迎合人的剛需。我們不能為了智能而智能,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廠家為了追求時尚,抬高自己產品的售價,將明明不需要智能的東西硬是做成了智能,例如最近很流行智能馬桶蓋,千百年來人們習慣了用紙擦屁股,硬是要搞成用水沖洗屁股,想法是好的,但是在實際使用過之后實際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
其次,智能家居能讓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從而帶給人們便捷。但是許多廠商恰恰本末倒置,將本來簡單的事情變得復雜化,設置一些所謂的智能環(huán)節(jié),反而增加了人們的麻煩。這點我是深有體會的,例如有些冰箱和洗衣機,明明幾個按鍵可以搞定的事情,偏偏要通過手機APP來設置,搞得麻煩無比。
第三,智能家居要足夠智能。既然智能家居打著智能的旗號,那就應該要有智能的內容,能夠主動思考為人民服務,但是現(xiàn)在的智能家居大多是偽智能,例如智能電視,還是要通過人們去調臺,完全沒有智能的意思,所謂的智能只是搞了個CPU,裝了個系統(tǒng)而已,這種智能只能算是偽智能。
當然,筆者痛批智能家居是帶了個人的偏見,但是我還是很向往未來真正的智能家居生活的,以人為本的智能家居一定會迎來發(fā)展的春天,我所痛恨的是打者智能旗號欺騙人民大眾,完全沒有必要的偽智能,我必須擠掉這種偽智能的泡沫,促進智能家居的健康發(fā)展。
落地很難:智能家居僅火了概念
自媒體“郝小亮”對此也有同感,著文《智能家居為何概念很火,落地很難》,對智能家居落地難、偽智能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在作者郝小亮看來,智能家居概念雖熱但落地很難。
問題出在哪兒?我們不妨從智能家居產業(yè)鏈里的玩家之一“房地產商”談起,它既是產業(yè)的推動者也是受益者。房地產商將智能家居的消費群體鎖定在高端人群,既別墅群體以及高端住宅群體,這個群體具備較高的消費能力,能夠支付起智能家居高昂的工程造價費用,但這里面有個問題,既這部分人多為中年群體,對“智能”的概念并沒有太大興趣。
在童輝看來,整個市場的邏輯完全錯了。首先,房子是智能家居的落地載體,而商品房的剛需人群是年輕人,同時年輕人又是智能家居的精準人群,家電廠商和房地產商如果把消費人群鎖定在年輕人之外,等于是把對的產品賣給不對的人。在他看來,智能家居的出路有兩個,要么降低整體工程造價,讓一部分有經濟能力的年輕人先實現(xiàn)家居智能化。要么將系統(tǒng)化的工程模塊化,后者要求用戶具備一定的DIY能力。
智能家居難落地的原因除了消費人群的錯位之外,還有許多來自行業(yè)內部的原因。智能家居廠商各自為戰(zhàn),誰都想做標準,不愿作出妥協(xié),像海爾U+已經做好了完善的平臺,并提供標準接口,但某些廠商的不配合卻帶來了極大的阻力。這產生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家庭中的所謂智能家電都采用不同的標準,之間無法互通互聯(lián),那便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家居,而是“偽智能”。
偽智能大行其道,誰賺走了快錢?
什么樣的產品是偽智能?所有僅內置無線網絡模塊便聲稱智能家電的產品都是偽智能。比如,市場上大多數(shù)智能電視都是偽智能,或者說它的智能化程度還處在非常低的階段。只不過通過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了手機操控、內容共享,把原來的傳統(tǒng)遙控換成了手機遙控,在真正的體驗上并沒有太多智能化的改變。
類似的情況還發(fā)生在空調、空氣凈化器上,以空調為例,包括市面上新推出的智能空調,它只是在傳統(tǒng)空調技術升級的基礎上添加了智能模塊,而這個所謂“智能”的最大賣點也只不過是實現(xiàn)了智能手機的遠程操控,即便是語音操控也只是非常基礎的智能操控技術。但是你會看到這類單品在市場上依然有較大的消費人群。
此外,還有一種偽智能叫為了智能而智能,產品設計與用戶需求完全不對稱。比如現(xiàn)在一些做“智能門鎖”的廠商,在鎖內置入wifi模塊,用手機控制門的開關。試想一下,在你出門時或者回家時,人已經走到門前了,何必再掏出手機來開門,鑰匙或者指紋不是更方便嗎?
- END -
良品樂購是匯集中國著名企業(yè)品牌口碑的官方網站,為用戶提供企業(yè)品牌口碑,中國企業(yè)品牌口碑的最新資訊,讓您及時了解中國企業(yè)品牌口碑,著名企業(yè)口碑品牌的最新信息,良品樂購是最新企業(yè)品牌口碑的展示平臺。歡迎轉載分享本文“智能家居泛濫,究竟是好還是壞?”,轉載時請保留文章版權來源網址:http://meganblyth.com/znjj/View184712768.html
- 中國鎖具十大品牌:指紋鎖企業(yè)線上發(fā)展持續(xù)升溫 (2014-05-06)
- 當變頻遇上聚燃 櫻雪五一抄底價火爆來襲 (2014-05-05)
- 指紋鎖企業(yè)發(fā)展電商平臺需注意的問題 (2014-05-05)
- “渠道發(fā)展”有訣竅 “量身”制訂衣柜發(fā)展策略 (2016-07-19)
- 家電體驗新形式:線下體驗店興起 (2020-12-31)
- 品牌門窗產品漲價是禍還是福 (2016-11-22)